港股估值优势凸显 多个行业受资金青睐

自上周三以来,港股估值港股大幅反弹。优势根据最新市净率和市盈率数据,凸显港股不论与其自身历史估值相比,行业还是受资与其它全球主要股指相比,均处于低位。金青在当前低估值背景下,港股估值已经有机构开始寻觅港股抄底机会,优势金融、凸显科技等行业板块受到资金青睐。行业
● 本报记者 张枕河
出现积极信号
从2月中旬开始,受资港股主要指数持续走软。金青以为例,港股估值从2月15日的优势收盘点位24355.71点下行至3月15日收盘点位18415.08点,一个月内的凸显累计跌幅高达24.39%。同期则从5490.28点下行至3472.42点,累计跌逾2000点,跌幅高达36.75%。主要行业板块悉数下跌,以往备受追捧的科技、消费、原材料等板块跌幅居前。
然而从上周后半段开始,港股市场乐观情绪出现明显回升。上周三和上周四,恒生指数分别上涨9.08%和7.04%;恒生科技指数则分别上涨22.20%和7.76%。
市场人士指出,港股市场出现五大积极信号。第一,经济数据向好,投资者对于人民币资产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支撑了港股表现。第二,此前部分投资者对于中概股等资产的担忧情绪有所缓解,这也从侧面提振了港股投资者的信心。第三,香港本地疫情有所缓解。第四,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投资者对于港股资金面的担忧有所缓解。第五,港股此前已经大幅下跌,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优质标的已经调整到位。
3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在港股极为波动之际,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确保各板块市场运作有序、交收结算顺畅,没有出现可能严重影响金融稳定的不寻常行为,以及不存在系统性风险。总体而言,交易价差没有显著跳跃或增加,沽空金额虽有增加,但市场上的总淡仓占总市值比率仍为1.3%,与长期平均水准相当,衍生工具持仓亦没有出现过度汇集或累积的情况。”
估值修复可期
根据数据宝最新数据,截至上周五收盘,恒生指数市净率仅为1.02倍,在全球14个主要股指中最低。美股三大指数则位居前三位,道指为6.67倍,纳指为5.11倍,标普500指数为4.40倍。
此外,截至上周五收盘,恒生指数市盈率(TTM)为10.35倍,在全球14个主要股指中仅高于巴西基准股指(6.98倍),欧洲主要股指多数在15倍左右,美股三大股指则在20-30倍之间。
港股低估值的优势引发了业内机构关注。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港股恐慌性抛售已结束,市场逐步进入盘整磨底期。虽然情绪的完全恢复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但目前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与自身历史水平还是与可比市场相比,港股市场目前估值均存在明显优势。恒生指数市净率在1倍左右,而恒生国企指数市净率仍然低于1倍。整体来看,港股中线机会大于风险。接下来将逐步进入2021年年报披露高峰期,投资者可能逐步消化市场不确定性,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向。
方正证券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港股市场经过一轮快速下跌,估值已接近阶段性底部。近一年多以来,港股市场持续回调,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大幅落后,医药、科技板块表现疲软。从不同市盈率区间的长期收益表现来看,估值对港股收益率的影响主要在极端低估值和极端高估值下较为明显。
汇丰晋信海外投资部总监程彧认为,港股市场经过此轮大跌之后,当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过去十年最底部水平,并且风险溢价达到了极值。从历史经验看,当估值处于底部同时风险溢价处于顶部的时候,市场有较强的均值回归、价值修复的倾向,因而港股市场在情绪企稳后有望逐步向中长期的价值中枢回归。
热门板块获资金青睐
在行业板块方面,业内机构所青睐的仍是前期热门板块。
程彧表示,对于近期的港股投资和配置,应利用市场波动的机会去精选中长期价值更大的核心资产。看好TMT行业中的互联头、地产行业中经营稳健的地产龙头和物业龙头公司、新能源行业中的电动车产业链(上游锂资源为主)和光伏产业链(组件为主)龙头公司和新消费行业。
中金公司则表示,预计更多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南向资金流入,而且将提升港股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关注估值吸引力较强的板块,如金融、股息收益率较高的个股以及优质成长标的。
方正证券认为,港股市场的反弹还会延续,方向上可以关注前期超跌股,以及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成长股。
相关文章
- 即便已缴纳生育保险费多年,但政策外生育的职工长期以来无法享受到生育保险待遇。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在鼓励生育政策背景下,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2022年8月16日,国家1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2025-07-08
- 央行9月20日周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2年第九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九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2025-07-08
平均每9小时新开一家门店!星巴克3年内要把中国市场销售额翻番
星巴克临时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 Howard Schultz) 来源:星巴克官网此次交流会上,星巴克决定通过持续的门店扩张、全渠道增长、数字化、提高客户与伙伴的参与度等策略,推动其中国市场的增长。2025-07-0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8月通胀:耐心等待转机周二晚公布的美国8月CPI同比虽然继续回落同比8.3%vs. 前值8.5%),但回落幅度低于预期8.1%),尤其是核心CP2025-07-08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2022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大跨步发展的一年。“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日前,工业2025-07-08- 转自:中国证券报在相关部门加快推动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已有大连、甘肃、辽宁三地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合计发行规模为485亿元。业内人士预期,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将进一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