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防沉迷 65.2%受访者希望平台加强时间提醒
刷短视频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短视重要方式,但过于沉迷短视频,频防也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沉迷近日,受访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望平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的台加一项调查显示,71.0%的间提受访者经常刷短视频,61.8%的短视受访者感觉长时间刷短视频影响社交,65.2%的频防受访者建议平台加强时间提醒,连续使用时设置休息时间。沉迷
受访者中,受访00后占16.6%,望平90后占46.9%,台加80后占30.4%,间提70后占5.4%,短视其他占0.7%。
81.0%受访者表示刷短视频是为了休闲放松
95后大学生颜伟嘉,喜欢看美妆类短视频,她把短视频作为学习美妆技术的主要方式,“以前我化妆技术不好,短视频上有很多内容,我就边看边学,现在已掌握了很多实用技巧”。
“看到让我捧腹大笑的短视频,我会点赞,也会转发给朋友。”90后伊敏平时最喜欢看搞笑类短视频,也会刷一些服饰穿搭、社会热点类的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可以了解到很多社会热点。有时想一个人待会儿,或者觉得学习压力比较大时,刷一刷短视频,就会觉得心情好一些”。
调查中,71.0%的受访者经常刷短视频。搞笑视频类(51.6%)、美食分享及制作类(51.4%)是受访者喜欢看的短视频类型。接下来是生活妙招类(49.2%)、社会新闻类(49.2%)、美妆健身类(48.4%)。其他还有:旅行推荐类(37.5%)、音乐类(35.1%)、影视剪辑类(34.5%)、萌宠类(27.8%)、情感分享类(27.2%)和励志鸡汤类(22.2%)等。
“看到剪辑得有意思的电视剧片段,我会专门再去看完整的剧。看到实用的菜谱,会分享给朋友。”95后大学生董心怡,比较喜欢看服饰穿搭、电影剪辑、美食教程类的短视频,她也会在短视频平台上购买一些服装,“看短视频比较直观,也可以对比不同的产品”。
90后上班族申杰,通常在短视频平台上看一些健身教程,“我主要是为了健身,想学习什么动作就直接搜索。会把有用的教学视频收藏起来,反复看”。
70后杨洁(化名)在家务农,平时她会看一些广场舞类短视频,也会拍摄分享自己干农活的视频,“主要是为了放松,因为每天干农活挺辛苦的。跟着短视频学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调节心情,还能减肥锻炼”。
杨洁的儿子在上学,当看到一些跟校园安全有关的短视频时,杨洁会分享给他,“我女儿刚做了妈妈,感觉两代人的育儿观念不太相同,所以我会通过短视频了解一些内容后再和她交流”。
调查中,81.0%的受访者表示刷短视频是为了休闲放松。其他还有:无聊时打发时间(59.0%)、查阅信息(42.7%)、了解社会新闻(37.8%)等。
65.2%受访者建议短视频平台加强时间提醒
董心怡说,有时通过短视频可以看到别人的励志故事,对自己很有启发,“比如一些优秀的同学分享的学习经验、备考经验,或者在困境中如何坚持等。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也能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提供借鉴”。
申杰觉得,通过短视频学习健身动作,更为直观,也比较有效,“文字和图片类的健身动作指导不够立体。通过看短视频,我可以清楚地学习动作细节,有时在评论区和博主或其他人交流,也会有收获。我现在已经从健身小白变成健身达人了”。
“放假在家就容易沉迷短视频。开学回到学校会直接卸载软件,怕影响学习。”伊敏感觉现在周围年轻人对短视频上瘾的比较多,“可能短视频是大家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调查中,61.8%的受访者感觉长时间刷短视频影响社交,51.0%的受访者坦言会挤占时间,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其他影响还有:对身体造成伤害(47.8%),被错误或低俗内容误导(36.7%)等。
80后王宇(化名)是一名小学生家长,他觉得青少年模式很有必要,但现在起到的效果还不够,“孩子没有手机,有时会拿大人的玩,这样就不能保证他们会切换到青少年模式,家长也很难每次都监督到。而且孩子有时也觉得青少年模式无聊、幼稚,内容没意思”。
董心怡觉得,即便对于成年人,也应该有一些短视频防沉迷措施,“比如软件后台有计时功能,连续刷几个小时就自动退出,过段时间才能重新进入”。
对于防沉迷,65.2%的受访者建议平台加强时间提醒,连续使用时设置休息时间。56.6%的受访者建议丰富业余生活安排。37.0%的受访者认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青少年短视频使用行为。
颜伟嘉感觉目前短视频平台上,广告推销内容很多,“有时很认真地看完一条视频,才发现是广告。希望对广告类视频有更完善的规范和监管,加强广告标注”。
“青少年模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对于短视频的需求也不同。”王宇期待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模式,多了解孩子和家长的需求,从而让青少年更加健康地使用短视频软件。
(杨哲对本文亦有贡献)
- ·万物新生Q3总收入同比增长29.2% GMV同比增长14.5%
- ·沙特禁止进口美国和法国部分地区禽类制品
- ·救命药可以申请临时进口,国家欲开辟绿色通道
- ·透视俄乌冲突下的国际关系,中方扮演什么角色?
- ·欧、美ESG监管路径差异化 全球资管格局面临强力重塑
- ·中俄外长会晤中中方是否要求俄方对乌克兰停战?外交部回应
- ·各地利好政策频出,地产股再度被引爆,近30个股涨停
- ·时隔半个月再登龙虎榜:量化大本营“低调”出手 归来“首战”便遇挫?
- ·假冒“连花”系列药品在市场上出现,以岭药业:保留追责权
- ·江淮汽车:熬下去
- ·谢治宇最新发声:大调整后很多企业很值得下手 现在市场并不存在特别大风险
- ·抄底港股互联网,两名牛散买ETF超1亿!还有这些ETF被“土豪”们持有上亿!
- ·Redmi首款平板正式入网:配22.5W+7800mAh电池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
- ·郁亮检讨万科净利润下滑,提出20亿-25亿元回购方案
- ·一季度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吸纳量同比增长24.1% 金融业成交居首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
- ·透视俄乌冲突下的国际关系,中方扮演什么角色?
- ·滞胀重创英国经济 英国央行行长警告实际收入将遭受“历史性冲击”
- ·国台办:台胞申设个体工商户新政出台后获热烈反响
- ·2022年9月2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全球60家大银行去年为化石能源注资逾7000亿美元,美国六大行占29%
- ·苹果推出5000万美元的供应链员工发展基金 10万人接受培训
- ·大商所期权市场运行平稳 功能逐步发挥
- ·啥情况?美股突然跳水,巴菲特“精准”减持,比亚迪ADR大跌!“宁王”杀跌5天,外资却在加仓,什么信号?
- ·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Muller:欧洲央行今年“可能”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