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了一整个季度的新能源基金,还能上车吗?

2022年一季度悄然过去,回调还在市场的季度基金无差别重锤下,基金圈“哀鸿遍野”。上车其中,回调还在2021年大放异彩的季度基金新能源主题基金首当其冲,损失惨重。上车当前新能源基金还能上车吗?回调还
基于2021年的大幅上涨,新能源板块短期调整在所难免。季度基金此外,上车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回调还碳酸锂涨价等因素对行业需求层面产生一定的季度基金影响,因而出现显著回调,上车但机会往往是回调还跌出来的,且新能源板块长期有着较高的季度基金景气度,投资机遇犹存。上车
从基本面看,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这也意味着新能源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1-2月,国内光伏新增并网同比增长234%,达10.86GW,接近去年上半年的新增量;风电新增装机5.73GW,同比增长61%。(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同时,利好新能源行业的相关政策也持续推出,以确保行业高质量发展。3月22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布,明确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与绿色低碳转型两大主线。其中,计划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5年累计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新能源板块整体估值也已回落,投资性价比凸显。目前,新能源指数PE(TTM)为35.76倍,已回落至近10年38.78倍的中位数水平以下。(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4/1)
综上可见,在基本面良好以及政策大力支持下,叠加估值回落,当前新能源主题基金配置价值可能已显现。华安新能源主题(A类:014541,C类:014542)将于4月11日正式发行,该基金以不低于非现金资产80%的比例投资于新能源主题相关证券,不失为趁低位布局高景气新能源赛道的一大利器。
拟任基金经理王春是一位拥有20年证券从业经验,投资管理也接近12年的“非传统派”价值选手。在他看来,价值投资中的最大价值并不是以最低的价格买入低估的资产,而在于找出那些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伟大企业,并与之一起成长。在时代前进的车轮面前,既要坚守稳定的价值取向,又要能不断地修正传统思维中线性外推可能出现的巨大谬误。
在良好投资理念的引领下,王春在管的基金产品均取得了不错的投资成绩。以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华安宏利为例,该基金近1年、近3年、近5年收益率为35.97%、213.01%、206.6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64%、57.84%、44.63%,超额收益明显。(数据来源:基金2021年年报,截至2021/12/31)
华安宏利各阶段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基金2021年年报,截至2021/12/31)放在同类产品中,华安宏利表现同样“拔尖”,近5年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10,且获评五年期五星基金评价,近3年、近2年、近1年收益率分别排名同类前1/4、前1/5、前1/10,领先优势显著。(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同类产品指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近5年、近3年、近2年、近1年具体排名为30/343、106/424、88/507、64/769,截至2022/3/25)
相关文章
- 来自:金十数据由于俄油品的可替代来源仍然有限,欧洲贸易商正赶在欧盟明年2月开始实施禁令之前,将俄罗斯柴油装满该地区的油罐。欧盟将在2月5日前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产品,欧盟的柴油来源严重依赖俄罗斯。在此2025-07-08
- 4月19日消息,一字跌停,封单超17万手。消息面上,4月18日晚间,荣盛发展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21年度业绩亏损45亿–60亿元。此前1月28日,荣盛发展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2025-07-08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贵荣:冬小麦长势转化向好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夏粮生产,畜牧业发展稳健,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一、冬小麦长势出现积极变化,持续转化向好受上年严重秋汛影响,2025-07-08- 中新社乌鲁木齐4月19日电 胡嘉琛)今年一季度,新疆外贸开局良好,进出口总值378.3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增长34.9%,高于全国增速2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13.5亿元,增长50%,2025-07-08
“此访具有象征意义”!西方制裁俄背景下,古巴国家主席访问莫斯科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 环球时报记者 李晓骁 柳玉鹏 周志】当地时间19日夜间,古巴国家主席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抵达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日报道称,这是古巴领导人自202025-07-08- 在19日上午举行的国家发改委4月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今年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确保实现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突出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