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趋势明显!一次性设备和耗材行业发生了什么
中新网11月2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生物制药一次性设备和耗材行业正在高速发展,国产国产化趋势明显。化趋耗材”上海乐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势明董事长秦孙星近日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这样总结其所在行业近年发生的显次性设行业变化。
从原来的备和国外品牌独领风骚,到现在本土企业占据一席之地,发生一次性设备和耗材行业发生了什么?国产
秦孙星直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化趋耗材在生物制药研发过程中,势明绝大多数企业采用进口的显次性设行业一次性设备和耗材作为药品研发和生产的基础,但随着国内一次性设备和耗材行业的备和发展,中国相关产品正在崛起。发生
证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国产数据称,全球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019年的化趋耗材2860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7680亿美元。我国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019年的势明3120亿元增至2030年的13030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新冠疫情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使生物制药公司愈发重视供应链安全,为制药装备耗材国产化带来历史性机遇,一次性技术已掀起国产化浪潮。
在秦孙星看来,本土公司做这类设备和耗材对中国客户有明显优势。她指出,本土企业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采购,售前售后支持可做到快速、及时响应,这是供应链稳定、供货周期短的优势,同时在成本方面也具备优势。
“相对于国际一流企业,国内企业同类产品的整体质量仍待提升。”秦孙星坦言,关键技术的缺失及关键环节的国产化断层依然是制约生物制药耗材全产业链国产化的主要因素。
秦孙星坦言,虽然目前该领域国内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依然集中在欧美品牌,但本土企业已开始发力研发。她说,其所在的乐纯生物就“有数个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质量、性能已经可以对标国际巨头”。
秦孙星举例,乐纯生物从2018年开始研究生物膜,经过长期创新攻关,于2021年推出了从配方到工艺全国产化产品,对标国际最先进的产品。“只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顶尖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提升中国生物制药耗材的国际竞争力。”
就在近期,乐纯生物在上海总部的创新中心全面投入使用。据介绍,该创新中心集研发、验证、应用技术选材为一体,可全流程、全方位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及产品研发服务。
秦孙星认为,把生产制造放到国内,不仅实现了本土化生产,确保了供应链的安全性,还汇聚了强大的人才队伍,让产业相关人才可以在产业中获得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发挥出企业应有作用。(完)
相关文章:
- 2022年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取消举办
- 地产重磅利好来了!金融支持16条将带来哪些影响?机构这样看丨火线解读
- 萃华珠宝两位个人客户半年蹊跷“买金”5.35亿 陈思伟掌舵推逾6亿关联收购展资本腾挪术
- 人才培养如何跟得上“天文热”升温速度?天文学专家学者解读
- 泓德基金王克玉:着眼长期,布局优质标的
- 无印良品新店,透着一股十元店的味道
- 连赢5局逆转霍金斯,丁俊晖晋级英锦赛16强
- 11月14日保险日报:税优健康险拟扩容,业界期盼税优额度更“解渴”,金融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启航
- 英国油气暴利税砸到了自己?壳牌重新考虑250亿英镑在英投资计划
- 外汇交易提醒:通胀降温打击美联储鹰派押注,欧元区今冬恐陷衰退,欧元涨幅或受限
- 美前财长:轮不到我们对中国指指点点,若以“摧毁中国”为目标将非常危险
- 农险无忧 郑商所棉花“保险+期货”项目助力三师棉农稳收增收
- 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 胡润报告: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达206万户,家族传承最担心子女接管能力
- 露营经济快车道上,再踩一脚油门
- 已申请破产保护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欠50个最大债权人近31亿美元
- 沙特称“欧佩克+”石油减产计划将持续至2023年年底
- 不动摇、不走样,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回应当前疫情防控热点
- 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23日斥资7920.48万港元回购2253.4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