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乐减速,可隆抬头,安踏仍有压力
记者/ 方文宇 编辑/ 谭璐
登顶之后的斐乐安踏仍有压力。
10月17日,减速安踏集团公布三季度营运数据:
安踏品牌的可隆零售金额同比录得单位数增长,斐乐(FILA)同比增长10%-20%,安踏包括迪桑特(DESCENTE)、压力可隆(KOLON SPORT)在内的斐乐其他品牌同比增长40%-45%。
不过,减速二级市场的可隆反应并不积极。最近两天港股体育用品股走低,安踏安踏在10月19日收报76.2港元,压力下跌3.3%,斐乐市值缩水至2068亿港元。减速
今年上半年,可隆安踏集团营收创新高,安踏以259.65亿元超过李宁、压力耐克中国和阿迪中国,位居国内市场之首。
不过,其多品牌矩阵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安踏集团CEO丁世忠还在搏。
全面增长
2022年第三季度,安踏集团各品牌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表现最好是2016年收购的可隆。
根据的研究报告,可隆成为今年国庆期间安踏集团表现最好的品牌,9-10月店效达50万元左右,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超55%。
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团收入259.65亿,同比增长13.8%,超过一众竞争对手,当期营收体量相当于1.1个耐克中国、2.13个阿迪中国。
安踏品牌、斐乐及其他品牌的收入贡献占比,分别为51.5%、41.5%、7%。其中,安踏品牌的收益增长26.3%至133.6亿元,斐乐收益同比下降0.5%至107.8亿元,其他品牌收益为18.28亿元,大涨29.9%。
集团坦言,安踏品牌的增长主要归因于电商业务增长与DTC模式(Direct To Customer,直面消费者)转型。
2021年,DTC就为安踏主品牌贡献了35.6%的营收,同比增长485%。今年上半年,安踏DTC业务占比已达70%。
尽管总体营收持续增长,但安踏的利润和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斐乐尤为明显,由于疫情,斐乐的闭店率最高达到30%,上半年不仅营收下滑0.5%,利润更是大幅缩减22.8%至24.26亿元。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认为,斐乐的发展已遇瓶颈。
安踏集团则表示,斐乐经过几年的狂飙突进后,未来对增长速度的追求,将让位于对增长质量的重视与把控。
第三增长线
多品牌矩阵模式,一直是安踏坚持的策略,三大品牌群横跨休闲、户外与室内运动。
2021年初,丁世忠就明确了驱动安踏发展的三条增长曲线:第一条增长曲线来自安踏品牌,第二条是斐乐引领的高品质增长曲线,以及迪桑特、可隆等为主导的高潜力增长曲线。
丁世忠有意将收购的品牌与母品牌区隔开,在现阶段带给安踏更大的收益。
程伟雄向《21CBR》记者表示,低调务实的合作能巧妙发挥国际品牌的品牌溢价与产品研发能力,也能借助安踏的渠道布局优势,快速扩大市场规模。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也认为,“安踏需要的是升维,在母品牌还缺少包容性的前提下,贸然形成消费者心中的强关联对运营子品牌不利。”
安踏升维母品牌的同时,用子品牌稳住高端领域,如打造高端、专业形象的迪桑特专注于滑雪、高尔夫、铁人三项,将有助于母子品牌的有机融合。
那么,第三增长曲线动力几何?
当下,户外运动品牌增长强劲,今年第三季度,迪桑特、可隆等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同比增速超过40%。
而在2022年上半年,亚玛芬的全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至96.7亿元,安踏在合资公司所占的亏损从2021年同期的3.46亿元缩窄至1.78亿元。据管理层透露,今年安踏或将从亚玛芬实现超过1亿元利润。
第三增长曲线,正在成为安踏新的增长引擎。
相关文章: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时尚大牌卖咖啡,奢侈体验浓缩成40元一杯
- 威兰达新车车机死机 车主投诉后已顺利解决
- 清华孙宏斌:能源互联网是颠覆性技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能源
- 日本严厉打击网络“性引诱”,正考虑对该行为定刑
- 药品网售新规将施行:精麻药品等不得网售,购处方药实行实名制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董路君:进一步强化保险业国际监管协同 共同完善RCEP规则下的保险健康发展机制建设
- 恩捷股份:生产及交付均在正常进行中,董事会和监事会正常运作
- 国务院国资委:坚定支持中央航运企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阿凡达2国内定档,影视股直线拉升!“中字头”又暴涨,千亿白马2连板!这些股却连续20cm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