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机票里也有“刺客”!部分航班机建燃油费比票贵

【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这里是刺客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注意调查民生之变。机票建燃关注你想关注的有部油费、你没关注的分航,调查你想看的班机比票、未看到的刺客。
中新网7月9日电 题:注意,注意机票里也有“刺客”!机票建燃部分航班机建燃油费比票贵
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
“为什么机建燃油费到250元了?有部油费买机票五百多,点进去变为八百多,分航简直是班机比票‘机票刺客’。”
“今年夏天我躲开了‘雪糕刺客’,刺客但现在面临的注意是‘机票刺客’,一趟机建燃油费250元,机票建燃告辞!”
最近,不少人在订飞机票时被高昂的机建燃油费“劝退”,并将其称之为“机票刺客”。
机票燃油附加费创历史新高
其实,50元的机场建设费没有变,上涨的是燃油附加费。
从2022年7月5日零时起,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再度上调,成人票收费政策为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200元。
这是2022年2月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以来的第五次涨价。至此,国内航线燃油附加收取标准创下历史最高。
#机票燃油附加费创历史新高#近日也登上热搜,很多人才发现,短短几个月,燃油附加费从一开始的10元、20元飙升至100元、200元。
部分航线机建燃油费比票贵
燃油附加费上涨之后,如果加上机场建设费,800公里以下航线,机场建设费加上燃油附加费达到15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机场建设费加上燃油附加费达到250元。
中新财经注意到,目前,部分国内机票机建燃油费直逼票价,甚至出现机建燃油费比机票更贵的倒挂现象。
比如,7月12日广州到桂林,成人票价99元,机建燃油费则有150元。
7月12日青岛到西安,部分航班成人票240元,而机建燃油费有250元。
燃油附加费为何不断上涨?
根据规定,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超过每吨5000元时,航空运输企业方可按照联动机制规定收取燃油附加。
2022年1月5日,国内航线曾取消燃油附加费的征收。但伴随着油价不断走高,2月5日起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此后燃油附加费进入每月上涨一次的节奏,直到7月涨到了100、200元的高位。
航空燃油价格持续上涨,推动了燃油附加费的提高。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从2022年2月开始,中石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持续上调。2月份中石油各炼化分公司供中航油及由中航油进行资源配置的各油料单位航空煤油(标准品)交销售分公司的含税出厂价格为5374元/吨,到7月份上调到了9745元/吨。
燃油附加费的上涨可以减轻航空公司的成本压力。据媒体报道,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兼证券事务代表徐亮近期答投资者问时表示,油价目前处在历史以来的相对高位,仅次于2008年的高点,之后也存在创新高的可能性,但国内旅客燃油附加费的征收政策具有比较好的对冲效果。
或将更多乘客推向高铁
业内人士预计,7月上旬、8月上旬和下旬是民航预订高峰。暑期机票本身就在上涨,加上机建燃油费,整体的机票出行成本就更高。
史上最高的燃油附加费,可能将更多的乘客推向高铁。一些网友因为燃油附加费太贵而改坐高铁。“看了下机票,机建燃油要250元,我立刻选择高铁”“现在上海回北京机建燃油要250元?我坐高铁了。”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目前燃油费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继续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民航相对于高铁的竞争力,特别是800公里以内的航线与高铁的竞争会更加突出,这也是航司要考虑的问题。
程超功表示,燃油附加费上涨对不同客群影响不一,对价格不敏感的商旅人群而言影响不大,对探亲、旅游客群的出行决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中短途出行,可能会更多选择高铁出行。
中新财经注意到,最近国际油价有所回调,8月份燃油附加费可能会回落。(完)
相关文章
杭州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力争到2025年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杭州市政府近日出台《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杭州市产业平台主导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市场主体更加壮大、亩均2025-07-0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吴晓璐为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11月4日,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2025-07-08
-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田晓航)记者从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医科学大会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共获得23项国家级科技奖项,科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当天在会上介绍,这2025-07-08
- 目前经济正企稳回升,但国内疫情仍在反复,面对的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预计未来一个月我国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压力。2022年11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89,下探至52025-07-08
- 经济参考报截至2021年末,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4800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2.7倍;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6.2%,比2012年末高0.9个百分点;日前完成公示的第四批2025-07-08
- 来源:经济日报近年来,为了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各地鼓励扶持餐饮消费,纷纷采取开办夜市和大排档、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措施。为了营造消费气氛,聚集烟火气,一些地方还择机适时举办美食节。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2025-07-08
最新评论